腐星宅 - 言情小说 - 赠你一夜星空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51

分卷阅读51

    杰接下来还有班会要开,于是三人告辞离开。

    刚刚起身,李泽文的视线扫过教师办公室墙边的那排书柜后,便站住了,他指了指架上一本极厚的大书,书脊上写着“南都二中校志”几个大字和起止年月,“南都二中有百年历史了?”

    “是的。”周宏杰说,“去年办了百年校庆,这本校志就是当时出版的。”

    “小羽,你没赶上百年校庆,真是遗憾。”李泽文把视线转向了郗羽,对她露出一个耐人寻味的微笑。

    郗羽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那么快就领悟了李泽文的言外之意,但她就是从他眼神里领悟到了他的意思。下一秒钟,她马上用最快的反应速度对周宏杰说:“是的是的……百年校庆一定很热闹……周老师,这本校志可以借给我看看吗?”

    “当然没问题。”周宏杰打开书架,随手抽出了厚厚一本大书——实际上书架上摆着三四本校志,一看就是去年校庆时没送完的存货,“不过也没什么好看的吧?”

    “我还是想看看……看看这些年有没有错过学校的什么事情。”

    周宏杰自然不无应允,他欣慰地着把这本重达一公斤的大书放到郗羽手里:“那这本书你就拿回去吧。本来你应该拿到一本的。”

    李泽文把书从郗羽手里接过去拿在手里,跟周宏杰告辞。

    “那我和小羽晚上就在餐厅等着周老师了。”

    “好。”

    周宏杰把两人送到办公室门口,看着他们下了楼,轻轻呼出一口气,重新走回办公室。

    第34章

    回程的一路上,李泽文都在翻看这厚厚一本校志,郗羽在他身边规规矩矩坐着,微倾着身体看着他一页一页翻过校志。这本校志的开本很大,厚达七百余页,书页里字号很小,记录了南都二中建校以来的几乎所有事情,如老照片、历史沿革、办学理念、学校大事记、历届学生名录等等,最后还收录了一些著名校友的回忆散文——可想而知,这本校志一定是经过了相当长时间的编写和资料整理,最后才得以印刷的。

    郗羽第一次看到这样大部头的校志,觉得真是开了眼界,小小惊叹了一番:“对了,教授,你要这本校志干什么?”

    “看校志是了解一所学校最快捷也是最全面的方式。”李泽文说。

    “教授,听你的意思,你似乎看过很多校志?”郗羽问。

    “看过一本。三年前参加过我中学母校的校庆,学校也发了这一大本校志。”

    “你母校?”郗羽眨了眨眼,“你在国内读的高中?”

    “我高中毕业后去的美国,在美国读的本科。”

    “……真是没想到。”

    她听上去真的挺吃惊的,李泽文侧目瞧她。

    郗羽老老实实道:“我一直以为你在美国接受的基础教育再升的大学。”

    “怎么这么想?”

    “就是一种感觉,”郗羽也觉得自己有些唐突了,她平时不是这样多管闲事的人,但她还是把话说完,“我也认识不少华裔的教授,他们学术水平很高,但总的来说比较严肃,你给我的感觉就更像那种土生土长的欧美教授。”

    李泽文轻笑一声,他明白郗羽的意思。

    中美的教育制度相差很大,国内教育制度培养出的学生,不论多天才,总归都有种内秀的气质,比较谦虚,很少主动炫耀,打个比方,让他们站在几千人面前的台子前演讲吹嘘自己估计很少有人做得到;美国教育方式教出来的学生明显会更自信一些,毕竟他们从小就在这种“鼓励展现自我”“鼓励演讲加强口才”的教育环境下长大的。教育制度的烙印会跟随一个人一辈子,也决定了这个人大致的性格。郗羽觉得李泽文身上两种烙印都有,他既可以用“我的理念很高明”“我非常正确”的态度要经费做演讲,也可以用恰到好处的语调表达谦虚和谨慎。

    “你的预感一定程度上也是对的,”李泽文说,“我小学时的确在国外念过几年书。”

    郗羽眨眨眼:“是吗?”

    李泽文说:“我母亲是外交官,我小时候跟着她去了不少国家。”

    “哦,是。”郗羽想起李泽文钱包里的照片,顿时有一些明悟,“难怪你的英文水准那么高,简直比许多以英语为母语的人还要好。”

    她这话绝非过誉,李泽文的英文水平的确就是有那么好。政治学不是理科,没那么多公式符号可以作为表达的载体和工具,政治学里浩瀚如海的各种概念和理论,只能通过复杂而严谨的政治术语才能准确表达。

    “完全掌握一门其他语言,的确需要一些外在环境的帮助。”李泽文说。

    “不论怎么说,自身的努力也很重要。”郗羽说。

    随着两人的闲聊,这厚厚一本校志的历史章节已经被李泽文浏览完毕,进入了学生名录章节,他翻阅的速度明显慢下来,也明显比刚刚更用心一些。

    “呃,这些名录有什么好看的?”郗羽真心认为这些枯燥的名录还不如前面的历史部分更好看。

    “只要仔细看可以看出许多东西,比如可以看到学校的成长史,可以看出一个地区的文盲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流动规律……”李泽文随口道,“最起码也可以看出这一百年来,名字里的时代变迁。”

    “从社会科学研究的角度来说还真是这样,有点管中窥豹的意思。”

    “不止于此,只要你带着问题去看,就可以看出许多有意思的东西,”李泽文的手指敲了敲书页,抬眸和郗羽对视,“譬如,你jiejie没在二中上学?”

    郗这个姓氏是很罕见的,全国姓这个姓的可谓万中无一,且还带有很强的地域特征,大都群居在一些固定的地方,然而在李泽文的翻阅中,学生名录里他连一个姓“郗”的学生都没看到。

    “……是的。”

    郗羽再一次服气。同样看一本书,人家就能看出有用的信息,而她宛如一个“睁眼瞎”。

    “为什么?大部分姐妹都会在一所中学读书。”

    “嗯,我家算例外……我jiejie没有考上二中。”

    “你jiejie你成绩不太好?”

    郗羽小幅度地点了头:“jiejie的成绩也不算不好,但是够不上二中的分数线。”

    初中阶段是义务教育,理论上说是分学区就读,但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名校为了夺取好生源无所不用,教育部门也会给名校开后门,南都二中是面向全市招生的,每年小升初的时候,二中会自行组织举办一场小升初考试,郗柔当年参加过这次考试,不过惨遭淘汰;三年后身为meimei的郗羽则以笔试第二名的成绩被录取。更微妙的是,在那年的中考中,郗柔再次挑战二中遭遇惨败,和二中的录取线差了二十多分。

    郗柔小时候因为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