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星宅 - 言情小说 - 贵女天娇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59

分卷阅读59

    刘拂点点头,见赵幼苓在旁听的认真,又问:“云雀儿,你明天要去找你义父么?”

    赵幼苓点点头,那桌行脚商的话题已经从废太子,转到了另一人身上。

    “听说韶王府又进了女眷。这些人家怎么宁可给别人做妾,也不愿意嫁给外头人做老婆!”有个喝得烂醉,已经开始拍桌子了。

    “嘿,做妾怎么了?那是韶王!现在谁不知道,韶王是除了太子以外,最得天子宠爱的皇子!”边上有老汉停箸嘲笑。“你就是想娶,也不看看自己的长相,还有你的家世!”

    老汉话音刚落,大堂里吃饭的几桌哄然大笑,话题转了几道,又转回到韶王身上。

    “韶王去严溪乡剿匪快一月有余了吧?”

    “有了有了。之前听说韶王出发前立誓会在年前回朝,算算日子,也差不多该回来了。”

    “剿匪哪是那么容易的事情。那些山匪都已经嚣张多少年了,官府去了几波人都被打得屁滚尿流回来,韶王能行吗?”

    邸店这种地方,行来走往的人多了,消息自然流通地也快。赵幼苓进城之后,所有听到的消息,都来源于这种地方。但她没想到,会这么快听到韶王的消息。

    赵幼苓听着那些人议论韶王,吃饭的动作就跟着慢了一些。

    朝廷虽然有时会管老百姓议论朝政或皇室,但到底做不到面面俱到,哪里都有人盯着。是以,老百姓茶余饭后说的最多的谈资,都是从拐了几百个弯在某某大人物府中做事的下人亲戚传出来的话。

    有人开始惋惜前韶王妃,提起现如今的韶王妃,头摇得不停,直说配不上丰神俊逸的韶王。

    刚来汴都的商贩闻声询问现王妃的出身,有人笑笑,道:“如今这一位韶王妃,虽然出身汴都的大家崔氏,可其父只是崔氏旁支,如果不是运气好,成了韶王妃,这位王妃的父亲还就当不成现在的国子监祭酒了。”

    听着旁边的那些议论,揶揄、嘲笑、惋惜,什么样的语调都有。

    赵幼苓不再去听那些声音,想着提剑自刎的韶王妃,沉默地吃下一口饭菜。

    这一顿饭倒是吃的出人意料。

    刘拂对韶王有些印象,得知韶王如今娶了个大家旁支的女儿当王妃,脸上写满了难以置信。忍到回房,他才忍不住问谢先生:“韶王怎么会娶这样一个出身的韶王妃?”

    他问完,谢先生长长叹了口气:“你不如十一娘。”

    刘拂愣了愣,摸摸鼻子:“先生,学生知道自己不如十一娘……”

    言辞、书法、文理、骑射,他都比不了赵幼苓。好在他不在意,不然早在关外就要气得吐血了。

    谢先生无奈地摇了摇头:“睡吧,这事等明日再说。”

    他想着方才用膳的时候,赵幼苓的种种神态反应,原本已经快要打散的所有猜测,顷刻间又聚拢起来。

    如果她和那个人真的有关系呢?

    一夜好梦。

    次日起来,三人一道在大堂叫了早食。

    邸店敞开的大门外旋风似的跑进来一人:“快!快!韶王回来了!韶王剿匪回来了!”

    作者有话要说:  “公验”:唐代身份证明,通咱们现代的身份证、驾驶证、军官证等等。一般进城的时候都要查验,证明身份。

    第41章

    一听是韶王率军回城, 邸店里的住客们兴奋地精神大振, 咽下热腾腾的汤饼道:“韶王剿匪回来了?那些山匪呢?都死完了?”

    昨夜还在念叨韶王夫妇的行脚商连早食都顾不上了, 撒手就跑:“快走快走!去看看韶王!趁现在人不多, 赶紧过去, 不然就见不着了!”

    赵幼苓抬头往门外看,在街道上吼着“韶王回来了”的不止一人,你喊一句我喊一声,眨眼功夫, 街上已经人头攒动,纷纷跑动起来。

    刘拂有些坐不住,兴致勃勃地也想跟着去看看。就连谢先生,都若有所思地望着街道上拥挤的人潮。

    “去吧。”谢先生挥手道,“你俩都去看看。”

    刘拂一看这情形, 忙把手里的胡饼几口咬完, 擦了手就喊上赵幼苓要跟着去看。

    赵幼苓迟疑一瞬, 嘴唇微抿,跟着出去。

    汴都城中此刻万人空巷, 临着进出城门最中心那条街道两旁的茶楼酒肆已经挤满了人, 就连街道两旁能站人的地方,也被挤得满满当当,不能再落下一个脚步。

    男人、女人、老者、幼童,处处是人。

    所有人都在翘首以待,期待凯旋归来的韶王。

    刘拂在呼延骓的部族里,别的没怎么练出来, 身子硬朗不少。人群中,多挤又攘,硬生生给自己和赵幼苓挤出了一二站立的空隙。

    赵幼苓才刚站定,还来不及松口气,就听见前头的人群里忽然爆发出一阵欢呼,身边的人立即激动起来,试图往前挤。

    “来了,来了!”

    “韶王!韶王!”

    欢呼声此起彼伏,谁都想上前表一表钦慕之心。人群越发拥挤起来,赵幼苓被挤得脚步踉跄,还是身边好心的大婶伸手扶了她一把,这才没让人把她挤了出去。

    街上,急忙赶来的维持秩序的官差开始吆喝着,把试图挤上街道的人们往旁边驱赶。

    一边赶,他们一边朝城门的方向去看。

    这时候,马蹄声渐渐近了。

    天子南逃时,身边带着的很多都是精兵。这些人不惜一切护送天子等人一路南下,安然入了汴都。另外大多数兵马都留在了当时的京城,抵御攻势猛烈的吐浑军队。

    如今这批人,一部分拱卫皇宫,继续保护天子的安全。一部分则调入了南逃后新命名的几支队伍中,招兵买马,带出了新的士卒。

    韶王剿匪带去的一队兵马,起初并不为人所看好。毕竟严溪乡的那帮山匪已经打退了不知多少次官府派过去的兵马。完全没想到这一次,竟然会败在韶王的手下。

    因此,马蹄声近了,更近的还有令人心潮澎湃,整齐有力,充满了自豪感,犹如鼓点的脚步声。

    欢呼声稍稍一顿,立即排山倒海般响彻汴都的上空。

    “二狗!”

    “顺子!”

    “爹!”

    “大郎!”

    呼喊声中,人们开始迫切地在进城的兵马队伍中,寻找眼熟的脸孔。有人还在喊韶王,但声音渐渐弱了,更多的人都在呼喊着自己认识的名字。哪怕关系拐的有点远了,这时候也都殷切了起来。

    赵幼苓就在这样的喧闹声中,抬起头隔着攒动的人头,费力地看到了那支渐渐走近的队伍。

    最先经过的是举着旗帜的亲卫。能入亲卫的,通常都是韶王身边的人,有的已经跟了韶王十几年。

    赵幼苓记不得这几张脸孔,只看着他们手里高举的那面旗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