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星宅 - 言情小说 - 我家是个墓景房[快穿]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37

分卷阅读37

    彦随意看了看印刷机,摆手道,“你看着办吧!实在不行你买了也行,文化人的东西我是再也不整了。”

    他沮丧的离开来印刷车间,果然他想当然了,事实证明他还自负了,庆幸的是杜春琪没有因此笑话他。

    金润目瞪口呆看着周存彦的背影,东家这就放弃了?

    不过如果买下来这几台印刷机他是不是也能办个报纸?金润的眼睛发光。

    “这么说只要俺买下那些啥子机器你就回家住了?”金生财看着面前一脸正色的儿子揉了揉耳朵不可思议的问。之前他可是废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没让儿子回家,如今只要买几台机器回家就成了?

    “买,买,俺买。”金生财毫不犹豫的同意了,千金万金也比不上儿子回家啊!

    因为这个缘故,杜春琪的会客厅又迎来了金生财。

    印刷机本来买来就不便宜,加上时空的附加值,以金生财的财力买起来够呛,幸而她也没想通过卖印刷机挣钱,叫来了金润问他购买的原因。

    “我想办份农报,不但述说农民的生活也传达最新的种田成果。”他双目放光,以前他从来没觉得种田有什么难的,就像他家的佃户,大字不识一个不照样按着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经验将地种得好好的。可是到了小高庄他发现是他的思想落伍了。

    种田怎么会不讲究技术呢?

    天气、水利、作物、种子的培育,哪一样能少。

    中国自诩种了千年的地,可是又有多少人真正了解农业而不是种田?

    办一份图文并茂的农民感兴趣的农报来推行他的理念再合适不过了。

    杜春琪想了许多理由,没想到是这个原因,当下鼓掌赞道,“孺子可畏,论长远发展我不如你,这些印刷机我送你,另外再送你些太阳能板。”

    杜春琪觉得她现在也不缺这点钱,如果金润能够传播些科学种田的技术或者理念也是极好的。

    金生财大喜过望,不等金润反应过来就奉承道,“人人都说小高庄的杜夫人是天下第一大善人,果然名副其实啊!”

    金润被自家爹一打岔红着脸说不出话,反倒是杜春琪看出他的不自在,温声说,“我既然说送予你了就是送给你了,不要有心理负担。但是,记住一定要用这些印刷机实现你心中的梦想,以后如果有什么难题也可以来找我,一人智寡,多些人出些主意也是好的。最后我也没有别的可说的,务必要注意所报内容的真实性和可cao作性,别因为一篇文章误了农民,他们可损失不起。”

    金润心悦诚服的点头。

    拉着印刷机及太阳能光板回到了金顶村,金生财得意得合不拢嘴,虽然他不太明白儿子为何要办农报,但从杜春琪的态度里不难看出儿子在做一件大事,一件会让金家祖坟上冒青烟的大事。

    印刷工人都被杜春琪派着做别的活去了,金润在村中雇了几个家境困难又老实的人当长工,粗粗培训了一下准备开始印刷第一期农报了。

    第一期报纸他还舍不得用彩色,选择用A4页面的纸张,自己cao笔写了一篇关于种植土豆的文章,其中他特意强调了土豆在战争时期的优势,埋在土里随吃随挖,防止口粮被轻易的抢走,毕竟日本人也不可能自己下地挖土豆啊!

    最后,他斟酌了一番,将杜春琪说的土豆全粉只要保存良好可以放置15年不变质的话题写了上去。

    至于土豆粉加在玉米粉、面粉中做馒头之类的,他也让福妈做了些亲自尝了尝,将切身感受也写进了自己文中。

    打印机没要钱,电也没花钱,可是墨粉纸张除了杜春琪将库存的给了他后再多就要他花钱买了,金润对报纸的定价游移不定。

    他这边还没定下价,那边金生财已经给亲戚朋友发完了报,催着长工接着印了。

    第27章

    塑料薄膜听起来是个轻飘飘的东西,但汇聚起来就变得死沉无比,又长又大个,滑不溜手。杜春琪足足雇了6个工人才将它们码好放在拖车上。接着就是周存彦发挥的时间了,杜春琪则抱着肚子跟曹老爹学习国学吟诵去了。

    周存彦见亲亲老婆又要跑,幽怨地说,“你这胎教做的小心孩子生出来一口河洛腔。”

    “哈,你还吃曹老爹的醋了?”杜春琪失笑。

    周存彦更幽怨了,前阵子他稍微闲了些,想着和老婆好好说说话,谁想话没说两句就被老婆拉去听曹老爹的话,美名其曰让他陶冶陶冶情cao。他一个厨子听什么国学吟诵啊!这玩意儿搁现代都是大学教授在研究,他听得昏昏欲睡,最后反而连老婆都没仔细看就会周公了。

    “不学无术!”杜春琪白了一眼周存彦,要是曹老爹在现代开课不知道会有多少人拿着大把的钞票要学呢?因为吟诵几乎要断了传承,就是那些博士教授们手上也没有一整套的吟诵调,全靠一段段零散的录音资料逆推。她发出的视频虽然只有三百千的教学内容,已经引起了一些人的注意。

    若非她让人给视频加的斑点和杂音,她怀疑立刻就会有人找上门寻找曹老爹了。

    周存彦和她的脑波完全不在一条线上,她还在想着吟诵,周存彦则觉得即使被老婆骂了也很甜蜜。

    回到小高庄,张妈等人对他们夫妻二人忽而来忽而走忽而出现忽而消失的情况已经见怪不怪了。继续在厨房忙碌着,杜春琪包了学堂学童的午饭,还给了个所谓的营养菜单,每日都要按照菜单上的内容做。

    “东家可真是个大好人啊!”张妈心中感叹,暗叹自己没有孩子,不然也求求东家送来读书了。

    曹老爹的教书方法和现代有所不同,每天他先是念上一段教学内容,让孩子们跟着他读上六遍熟悉了,而后讲解完就让学生们自己诵读了。

    有的孩子很快就能背会,就会举手上书,曹老爹会接着给这个孩子单独授书。其中聪明的孩子多学些,愚笨的少学些。最多的一天能学会百来个字,少的也就学了二十来个字。这样下来,即使学生们同时来上的学,进度却有所不不同。

    高国栋、高国梁兄弟俩脑子灵活,一天能上书十回左右,现在已经背诵到了千家诗,最得曹老爹的喜欢。

    其中背得最差的反而是杜春琪,一来她年龄大又有孕在身,背诵本就比不上孩子;二来比起孩子们专心致志的学习,她着实忙碌了些。

    在别的孩子都背到千字文时,她也不过记了百家姓,好在曹老爹对她没要求,不,应该说只要她给他录像,曹老爹对杜春琪热切的欢迎。

    每日教书育人,闲时看看书,小高庄人们衣食廩足,让他对未来有了些微的希望,少了许多唉声叹气之声。

    杜春琪在小高庄买下了不少的宅基地,盖成一排排的泥土房子,除了成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