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星宅 - 耽美小说 - 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254

分卷阅读254

    下一任主人……

值得一提的是,因为反潜的需要。声纳研究所也已经在不久之前建立起来,而保密等级被定为“绝密”的制导研究所的课题中则添加了声响自导这个新项目有线制导之前就已经开始研究了。至于扫雷与布雷,现在却还无从谈起,因为中原边区目前还没有水雷的生产能力,按说水雷的制造要比鱼雷容易得多。但触发式水雷扫除起来实在太过简单。基本上没太大用处,所以胡卫东给引信研究所的科技人员下达了研制水压、声响与磁性引信的任务,由于身为弹药专家的胡卫东对此了解颇深,这一技术含量很高的科研课题反倒进行得较为顺利。当然这也因为哪怕是同样类型的引信,水雷所用的设计制造起来也比鱼雷的要简单得多……

话说胡卫东现在也日渐意识到,那些看起来高科技的玩意,只要有世界级的尖端人才带头,加上必需的设备与为数不多的实验人员。就不难取得突破。虽然这些条件并不容易满足,但至少存在着速成的可能,反倒是那些看上去平平无奇的基础工业却需要几代人踏踏实实地不断积累,尤其对中国这样基础薄弱的落后国家来说更是如此,这也正是新中国早在六七十年代就能够搞成“两弹一星”,民用产品却长期缺乏国际竞争力,只能靠所谓的“性价比”赚点血汗钱的重要原因之一……

将来想要打上日本岛,登陆舰艇是必不可少的,考虑到小艇造起来更快。加之跨海距离也不远,胡卫东打算以登陆艇为主,而吨位较大的登陆舰暂不考虑,即使有条件研制了也暂时只作技术储备。为此胡卫东还让人开展了气垫登陆艇的研究,以便在登陆作战的一开始就可以迅速形成兵力优势。毕竟中国在海军无法速成的情况下,登陆本就已经很不容易,如果再拖沓磨蹭的话,一不小心就会被赶下海的……

气垫船研发的技术难度其实并不像很多人以为的那么大。历史上当时建国还不满十年的新中国就将其率先发明了出来,只是当时视其为军事机密而没有对世界公布。结果被英国人抢走了这个第一。不过说老实话,气垫船是件划时代的发明没错,但其在军事上虽然有不少用途,可却根本不足以令当时的中国产生质变,因此秘而不宣其实没有必要,不过这也难怪,中国落后那么多年,难得有个世界第一,激动一下也很好理解。但知道这段历史的胡卫东自然不会对此过度保密,这一点从他甚至还让图波列夫这个外国人参与研制这件事上就可见一斑了……

图波列夫与苏霍伊的到来,除了他们本身的价值外,还令胡卫东确信自己对中国工业化发展的思路是完全可行的。这两年来胡卫东一直在考虑一个问题,引进国外最先进的设备与科技难度极大,能够引进目前正在广泛使用的设备技术就已经很不错了,而如果仿制的只是国外现有的成熟产品,则光是就比国外低了十年。加上中国工业与科技基础太过薄弱,消化吸收的时间也相对较长,一下子就被拉开了30-50年的差距,而那些发达国家却不会停下来等你,因此追赶起来必然十分辛苦,而且很容易陷入不断仿制的死循环,反而影响了自主创新的能力。

因此之前胡卫东一直尽量直接将外国的专家请到中国,请来之后,再让他们按照自己指明的正确方向研究那些最先进的科技课题,而数量至少是其几十倍的中国学生则跟着边做边学,这样直接学到的就是最前沿的科技,不会出现好不容易学会之后却发现自己所学已经落后于时代的窘境,效率比简单地直接仿制国外目前的设备与产品要高得多,再加上目前世界上暂时仅为中国所独有的三大工程学系统工程学、并行工程学与逆向工程学。的帮助,中国工业化的速度肯定会比历史上快得多……

第二百九十八章经济奇迹的真相

不过,世界上的顶尖科学家可不是那么容易请来的,尤其是在那些与军事有关的研究领域中,哪怕是目前尚未成名的未来顶尖科技人才,胡卫东都很难绕过各国政将人挖来,因此通过国家合作的方式就成了几乎是唯一可行的途径,而图波列夫与苏霍伊就是因为这样才来到了中国。但是这个方法也有很大的局限性,因为列强如果不愿意,你开出再好的条件也还是换不来,英国的罗罗公司就是个典型的例证,胡卫东开出了极高的价码也就挖到了一些被其裁汰出来的人员,幸亏在美国等其他国家也有收获,拼凑在一起才勉强构成了一个航空发动机课题组,抗战改编之后,有了“合法”身份的赤色党还曾经派人与英国大使洽谈过,希望从罗罗公司获得技术支持,但却被英国人粗暴地直接拒绝了,靠着殖民地的输血,现在英国已经基本从经济危机的泥淖中走了出来,极度的他们宁可不赚这个钱,也不会帮助未来的敌人……

到目前为止,只有意识形态相同的苏联派出了世界级的专家,但是胡卫东其实心底里并不太愿意跟苏联合作,因为这种技术合作与人才交流对双方都有利,而且国力更强的一方受益更大,可是毛熊与中国还有历史问题没有解决,如果有别的选择,胡卫东是不愿它变得更加强大的,相对而言他更希望与西方国家合作,一方面西方国家科技水平更高,能给中国更大的帮助;另一方面除英国外,它们至少与中国不存在领土纷争,而即便是英国,香港与藏南也远没北方失地与外蒙的利益那么大,何况英国的国势江河日下。与将来一段时期内还会变得更加强大的苏联相比,威胁实在是差远了。

然而,有了当初苏联利用经济危机迅速完成工业化的“案底”在前,西方列强又一直都害怕中国真的复兴,因此胡卫东的计划一开始就阻力重重。英国人的态度前文已经提过不必再说。法国在1936年上台的“人民阵线”虽然挂着左翼的皮,骨子里却是“形左实右”注1,他们同样不愿提供军事技术方面的援助,而此时的法共对苏联唯命是从。找他们帮忙与直接跟苏联合作相比并没有太大差别。至于二战期间表现最差的意大利面条,则更是直接被胡卫东忽略了。

相对来说,那些某方面具备技术优势的小强国家倒可以争取一下,比如瑞士、低地三国、北欧诸国等等,这些国家的科技水平并不差。但因为国家太小,工业部门并不齐全,这既是好事,也是坏事。一方面,中国从这些国家引进人才设备的难度相对较小,另一方面,即使这些国家什么都愿交换,也还是远远不能满足需要,尤其是飞机与舰艇。这些国家基本都没有太强的研发与生产能力。因此胡卫东想来想去,目标只剩下两个,一是美国,二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