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星宅 - 言情小说 - 七十年代小田园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50

分卷阅读150

    黄老师说:“到六一儿童节那天,新入选的少队员们将列队站在校园里,面向主席台、少先队队旗和队徽集体宣誓后,就会戴上红领巾,正式成为一名少先队员!”

这天,黎元元回到家里,先对着镜子练习了一番。

她举起右手,握紧小拳头,默念着少先队的誓词:“准备着,时刻准备着,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

作者有话要说:  一会儿,再补充一点

-------------

睡了一觉,补上了~

-------------

捉虫~,略修~

第88章新气象

*

进入四月上旬之后,一年一度的植树节又开始了。

这天,少雨的团场也淅淅沥沥地下了一场毛毛雨。只不过是刚刚湿了湿地皮,却令职工们很开心。

在边疆的春天,植树造林是一件大事。赶上下雨,更是难得的好机会。这场小雨刚停,不管是连队里,还是学校里都积极行动起来了。

下午放学后,每个班级都分到了植树任务。

班主任黄老师来到班里,做了分工安排。她让三名同学,掂着柳条筐子去路上捡一点牛粪或者羊屎蛋子,作为肥料。其余的每四人一组,去cao场西边的小树林里,挖坑植树。

黎元元带着四人组,随着大部队一起来到了林带里。

这时候,那一片空地上,已经用白石灰画好了一个一个的圆圈圈。每个圆圈之间相隔三米左右,沿着一条一条的直线,整齐地排列着。

路边上还搁着两只柳条筐子,里面放着一把把小号铁锨。

黄老师带着队伍,找到了一(2)的地段。

她拿着一把铁锨,站在白圈圈旁边,大声说道:“同学们,请注意!挖坑时,就比着白石灰画的圈圈来挖,每个坑的深度要达到一米左右,以能看到下面的黄土为准……”

说着,给每个小组都发了一把铁锨。

姚龙港同学一马当前,抱着铁锨就开始挖了起来。

这里是一片沙土地,挖起来倒是不费事。可是一锨一锨地挖下去,挖出来的都是灰沙子,就是看不到黄土。

四个人一替一换,很快就挖出了半米深,黄土这才露了出来。瞅瞅其他同学挖得更快,就更加卖力起来。

这时候,学校里的后勤老师拿着一根直尺来测量坑的深度。

最后,以黄老师挖的那只坑为标准。

他站在树坑边,用手指着,大声说道:“同学们都注意了,每个坑都要像这个样子,要挖到一米深,否则小树苗栽下去也很难存活……”

十个树坑,终于挖好了。

黄老师拿着铁锨,一个一个地检查了一遍。这时候,去路边捡肥料的三位同学,也拎着筐子回来了。负责去学校伙房抬水的几位同学,也用扁担分别抬着大半桶水回来了。

一切准备就绪,下面就开始种树了。

首先,要把肥料洒在树坑里,铺上薄薄的一层,接着往里面拌一点黄土,倒一点水进去。让水慢慢地渗下去,再往里面倒一点水。重复个两三次之后,就差不多了。

接着,班长带着几个同学去后勤处那边,一会儿就领回来了十棵沙枣树苗。这时候的小树苗,只有一米多高,树身和枝条都呈灰绿色,下面带着一蓬树根,看着十分稚嫩。

黄老师亲自动手,把小树苗一棵一棵放进坑里,让同学用手扶着,各小组就拿着铁锨往里面填土。然后再铺一层肥料,再继续填土。

十棵小树苗,很快就栽种下去了。

剩下的时间,就是一点点的浇水。让水顺着树坑慢慢渗透下去,坑里的土很快就塌下去了一层,这样就需要继续填土。重复个两三次之后,最后在树的周围垒出来一个鼓鼓的圆圈,把水圈在里面,看着它慢慢渗透下去。

这样,植树才算是结束了。

以后,每隔三天要来给小树苗浇一水,一个星期左右施一次肥。也只有这样,小树苗才能扎根存活下来。

黎元元参与了整个植树过程。

她不禁感叹道,在这片沙化土地上能长出绿植来有多不容易?学校周围这一片一片的沙枣林带,就是这么种植出来的。

还有那些大片的农田,当年可是从盐碱地里一块一块开垦出来的。

由此可见,第一批创业者付出了怎样的辛苦?

*

转眼到了四月中旬,天气越来越暖和了。

黎元元也换上了一身春装。

她上身穿着一件灰黄相间的小方格外套,下身是一条同款同色的小方格裤子,里面穿着浅灰色的小毛衣,看着十分洋气。

这是王mama刚做的。

布料是沪上的奶奶邮寄过来的。那边听说慧珍现在学会裁剪了,就不再找裁缝做单衣了,殊不知这边工作很忙,哪有那么多时间去做衣服?

收到包裹的那天,王慧珍摸着几块布料,冲着老田直瞪眼。

就是他爱拽,在信里把她吹嘘了一通。这下可好,以后沪上那边不帮忙了,光靠她来给大人孩子们做衣服做鞋子,还不把她给累坏了?

田根宝一见,呲牙咧嘴地笑了笑。宽慰道:“慧珍啊,以后你只管裁剪,我来蹬缝纫机,这下子总可以了吧?”

“哼,就你嘴巴会说,你哪有时间啊?一到星期天就下连队了,平时晚上还想出去吹个牛,打个扑克……”王慧珍瞪着眼睛说道。

黎元元在一旁,看了直笑。

其实,相对于去年来说,今年连队里宽松多了。

首先第一条,晚上开会少了,自由活动时间一下增加了不少。职工们的业余生活也丰富起来了。一下班,聚在一起听收音机的,打扑克的,去营部看电影的,还有看的。

真是五花八门,干什么的都有。

还有,现在电影片子也多了,基本上每个星期都能放映一到两场。

一些文学刊物,也如同雨后春笋一般冒了出来。好些五六十年代的老作品也纷纷解了禁,在职工们中间相互传阅着。

一本长篇,能辗转借给几十个人,都在后面排着队,急火火地等着,还不断地催促着前面的人“快点看,快点看!再不看就没收了哦!”

另外,连队里还出现了一种新气象,职工们开始订阅期刊杂志了。

田爸爸从小文书那里订了一份,隔壁孙大江家订了,小龙港家订了等等。

大家都尽可能地订成不一样的,这样就可以相互传看了。

当然,不和谐的声音也有。

四月里,正是孵小鸡、孵小鸭的季节。一群半大孩子,在连队里四处转悠着,大声嚷嚷着“要割资本主义尾巴啦!”

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