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星宅 - 言情小说 - 悠闲宅女的综穿生活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24

分卷阅读24

    相对来说刘备在他眼中比较仁慈。

对于叔父前去上任这件事,诸葛诺本人觉得很是不靠谱。袁术任命叔父诸葛玄当太守,看似挺风光,其实风险很大。有一条记载,说襄阳城里有个牵羊坛,每有新任刺史到任,必先来此坛,牵着一只羊绕坛走,看它能走几圈,走几圈往往预示该刺史能干几年。

现在不是太平盛世,刺史不好当,太守很难干,说走人就得走,每个人都有这样的思想准备,更何况叔父诸葛玄的这个太守并非名正言顺。

结果也不出诸葛诺所料,远在长安的朝廷听说周术死了,正式任命了一个叫朱皓的人来当豫章郡太守,这样豫章郡便有了两个太守。面对这种情况,诸葛玄决定弃官离去。

叔父诸葛玄自动放弃了豫章太守一职后,并没有带着他们姐弟没有回到家乡。因为家乡的战乱更甚于之前,曹cao果然发起了新的南征徐州之战,父母带着哥哥诸葛瑾后来也离开了阳都,远赴江东避难。

叔父诸葛玄也没有选择回到袁术那里,一来袁术交给自己的事是这样的结局,他不想再去见袁术,二来听说袁术的野心越来越大,社会上到处流传,说袁术已经暗中做着僭越称帝的打算。在这种情况下,去投靠离豫章郡不远的故友刘表就是叔父诸葛玄自然的选择。

叔父的好友刘表一向忠于朝廷,是一名模范的地方大员,在别人都不太搭理天子的情况下,他还坚持年年向天子进贡,深得朝廷好感,应该不会再出现像在袁术那里遇到的尴尬情形。

大约在汉献帝建安元年(196),诸葛诺姐弟随叔父诸葛玄来到荆州,这一年诸葛诺已经17岁,而弟弟诸葛亮16岁。

刘表对老朋友的到来十分欢迎,把他们一行接到襄阳居住。中原地区连年战乱形成了多次难民潮。为躲避战争,人们开始向边境地区大规模迁移,起初,只要没有战事的地方都成为迁移的目的地,后来战火越燃越广,大家只好拼命往远处跑,包括辽东、益州、荆州以及更远的交州,其中逃往荆州的人最多,因为相对而言这里与内地的交通最为便利,而且刘表主政后,荆州很少再起大规模的战事,相对安宁。

荆州气候适宜农业发展,物产丰富,经济发达,这些都吸引着大量逃难的人来此定居,其中包括大批的士人和官吏。人力资源历来都是最重要的生产力,是国力、军力的重要体现,没用几年时间,刘表就发展成为“南收零、桂,北据汉川,地方数千里,带甲十余万”的割据势力。在当时,其综合实力仅次于袁绍集团,比早期的曹cao集团还略胜一筹。

如果把“治世能臣”的称号给刘表应该没有问题,刘表在地方治理方面确实有一套,他来荆州之前,这里并不是一片净土,人多好斗,贼寇作乱,到处不安定(人情好扰,加以四方震骇,寇贼相扇,处处糜沸),经过他的治理,这里变成了“万里肃清”之地,俨然是东汉帝国最后一片乐土。

说,刘表在荆州的治理很有成效,做到了沃野千里、士民殷富,官民们都很高兴而且感到佩服(大小咸悦而服之),这应该不是溢美之词。

历史上叔父在到达荆州后将诸葛诺姐妹相继家人后,就生病去世了。而这一世,有诸葛诺的调养,他自然没有因病去世,反而在刘表手下为官。

历史上,叔父临终前对他们姐弟的生活已作了精心安排,在叔父的主持下,诸葛亮的两位jiejie分别完成了婚事,她们所嫁的对象,都是荆州本地赫赫有名的家族。

荆州有七大家族,分别是蒯氏、蔡氏、庞氏、黄氏、马氏、习氏和杨氏,这些家族是刘表占有并稳定荆州所依赖的主要对象,诸葛玄为两位侄女挑选的婆家,都是七大家族成员。

大姐诸葛言嫁给了蒯祺。蒯祺出身于襄阳附近中卢县蒯氏家族,蒯祺与蒯越是兄弟关系。刘表占有荆州,蒯越出力最大,蒯家成员多在刘表手下任职,至刘表死时,蒯祺任房陵郡太守。

蒯越在洛阳与刘表是挚友,诸葛玄也是在洛阳结识的刘表,诸葛玄与蒯越也相识,大姐诸葛言这门亲事,就是在诸葛玄撮合下完成的。这一世,诸葛言依然和历史上一样,嫁给了蒯祺。

历史上诸葛诺嫁给了庞山民。庞山民出身于襄阳本地的庞家,其父是荆州名士庞德公。而现在林诺心诸葛诺身当然不想嫁给庞山民,但她也不能不嫁人,她得想办法让自己嫁给景灏。

于是让景灏想办法与诸葛玄相识,得到认可,并最终同意与诸葛诺的婚事。在真正结婚后,诸葛诺才有了充分的自由。家人的保护,既是对她的爱护,也是对她的束缚。

在这个乱世,英雄辈出,女子嫁人,不是都选择出身,更多的是选择有才之人。所以诸葛诺最终很顺利地嫁给了景灏。

景灏作为宠物从小在诸葛家长大,跟随诸葛家学习,又有诸葛诺的帮助,很清楚诸葛一家人的喜好,所以很容易得到诸葛家一家人的喜欢。

襄阳城南有一所学业堂,据考证其遗址在今湖北省襄阳市南湖宾馆一带,在当时这里北靠城墙,南面是西南诸峰,山、水、城相环绕,是一个读书的好去处。诸葛亮随叔父来到襄阳,便在学业堂读书。

经过认真思考,诸葛亮作出了决定,他既没有随jiejie去过荣华富贵的生活,也没有到刘表手下谋一份差事,他决定继续读书。为了静心学习,他还决定从襄阳城搬出去,另寻一处住所。

诸葛亮心中的这个地方应该是一处幽静的所在,山清水秀,不被外人打扰,以便于读书学习,最好还有田地可以耕种,以便在读书之余参加劳动,既自食其力,又锻炼身体和心智。

这个地方还不能离襄阳城太远,虽然不必天天再到学业堂去学习,但那里集中了最好的老师,诸葛亮想随时去那里向先生们请教。按照这些条件,诸葛亮终于在荆州城西北20里处找到了一处理想的地方,此地叫隆中。

这是一处山村,山的名字叫万山,不高,冈峦起伏,其间风景优美,四季松柏常青,鸟语花香,水声潺潺,周边山形环绕,势若盘龙,登临高处,可以远眺汉水,在这里读书耕种,是再好不过了。

在当时这里还有点偏僻,襄阳城里的权贵或大户人家,习惯把别墅盖到城南顺着汉水往宜城的方向,那里被称为冠盖里,这个襄阳以西的偏僻山村,平时人烟比较稀少。

这正是诸葛亮所需要的,他不想到冠盖里那种地方凑热闹,他喜欢这里的安静。于是,诸葛亮与弟弟诸葛均二人来到隆中,在这里修建了一处简单的草庐,整理出十来亩耕地,住了下来。

诸葛诺不放心弟弟们,也随着他们搬到了草庐附近,照顾